近期,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启动了尿素水溶液产品 CGT&CCAP 认证及复审的相关工作,具体详情如下:
认证联系人及方式: 姜丽梅 13520522514
闫晓娜 13810115040 赵 扬 13802161442
CGT&CCAP及尿素水溶液认证程序 ,详情如下:
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尿素水溶液产品的市场规范化工作,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和市场无序恶劣的产品价格竞争,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与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认证”)开展合作,通过双方的合作,不断推动尿素水溶液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达成以下增值工作目标:
1.增强产品质量认证的合规性
在原有认证模式上完善、细化认证用实施规则,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监委)备案,证书有效性实施动态管理,认证全流程接受国家政府监督部门监管,确保认证全流程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2.提高产品质量认证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认证证书、认证结果等动态信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监委)官方网站、协会官方网站、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实时可查。同时,借助中汽认证在整车厂等用户影响力,大力宣传推广认证产品。
3.利于符合整机厂等客户要求
通过 CGT&CCAP 升级认证,使获证企业满足一些高端整机厂客户提出的产品获得第三方专业机构产品认证的要求,使其更有利于增强顾客信心。
4.提高市场竞争力
产品认证是传递信任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国内大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国际市场销售等活动中,产品是否通过认证将做为重要参考指标甚至资质要求。获得产品认证将处于竞争的更有利位置,更容易取得企业市场信誉并增强竞争力,促进国内外市场销售。
5.推动认证企业的管理体系水平提升
中汽认证是国内汽车及其部件产品的专业产品认证机构,拥有一大批熟悉产品和体系认证、产品检测及实验室管理(17025认证)的专业人才队伍;中汽认证还拥有雄厚的行业实验室资源,目前和 50 余家国家和地方检测机构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并签订分包协议;此外,国内最专业的工程机械检测机构中机科(北京)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汽认证的兄弟单位。接受 CGT&CCAP的认证工作,能够有利推动企业贯彻相关行业标准和加强法规意识,使生产企业内部形成规范合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推动认证企业的管理体系水平提升。
6.营造公平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
CGT&CCAP 升级版,将对营造尿素水溶液产业发展良好舆论环境,有利于限制假冒伪劣产品的生存空间,不断优化“公平、公正、公开”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
一、产品认证的依据
GB 29518-2013 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AUS 32)
二、产品认证的主要阶段产品认证分为六个阶段:
(1)产品认证申请
具有法人地位、并承诺在认证过程中承担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的企业并严格遵守 CGT&CCAP 标志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 尿素水溶液中的规定,均可作为“申请人”在网上(http://3c.cccap.org.cn/)向 CCAP 产品事业部或以书面向 CGT 提出认证申请,并按要求提供有关资料。
对申请资料进行评审合格后,将向申证企业发出“认证收费通知”和“送样通知”。在确认申证企业已交纳认证费用后,将向检测机构实验室下达测试任务。
申证企业接到“送样通知”后,应及时按要求将样品送交指定的检测机构实验室。检测机构实验室收到样品并确认无误后,通报 CGT&CCAP 并开始按认证时限进行计时。
(2)产品型式试验
CGT&CCAP 将在资料评审后制定产品检验方案, 检验方案包括型式试验的全部样品要求和数量、 检测标准与检测项目、 认证委托人可以选择的签约实验室信息等。认证委托人应保证所提交的样品与实际生产的产品完全一致, 包括材料、 参数等。
(3)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
对初次申请认证的企业,CCAP 在收到检测机构产品试验合格结果的报告后,将向申证企业发出工厂检查通知,同时向 CCAP工厂检查组下达工厂检查任务函。
检查人员根据《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对申证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并抽取一定的样品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核查。工厂检查合格后,检查组应按规定的报告格式出具工厂检查报告,送交 CCAP 进行审核评定。
(4)认证结果评定及批准认证证书
合格评定人员接到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和工厂审查报告后,根据 CCAP 对认证结果的评定要求做出评定。认证审核组领导将根据评定结果签发认证证书。
(5)产品认证标志使用
获得 CGT&CCAP 产品认证的企业,应按照国家认监委、CGT和 CCAP 的规定进行使用认证标志。
(6)获证后的监督
获证后监督是指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实施的监督,监督方式是获证后的跟踪工厂检查、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三种方式之一或上述方式的组合。
认证监督内容主要包括:
a. 验证工厂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b. 验证获证产品是否满足认证标准及有关技术条件的要求。